“少年中國”文化傳承創新行動,作為甄選、傳播、推廣和普及科學的活動,已成為面向青少年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精神,提升未來公民科學素養的知名文化品牌。11月22日,第七屆“少年中國”未來科技公民應讀作品名錄推薦發布會和中關村未來科技公民創新文化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榮獲四項大獎。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科普信息化建設工程的重要成果,是面向大眾進行科普的純公益平臺,致力于提升我國科學傳播能力,切實提高國家科普公共服務水平,實現我國公民科學素質的跨越提升,服務于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截止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云、網、端”一體化傳播的項目格局,并形成了以科普中國服務云為體,以科普中國網(PC端)、科普中國微信、微博、APP(移動端)為兩翼業務布局。
《科普中國之阿U學科學》系列圖書根據同名動畫片改編,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編,按照科學內容分類,分別為:好玩的科學、神奇的地球、有趣的生物,把科普知識用幽默詼諧的故事情節展現給觀眾,讓孩子學會像科學家一樣思考。本系列圖書獲得科技部2018年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
在科學無所不在的時代,孩子們有著越來越多的小問題,將復雜的科學知識用漫畫進行演繹“科學漫畫,漫話科學”,激發孩子思考的熱情,教會孩子像科學家一樣思考,熱愛科學,學習科學,讓生活充滿樂趣,充滿活力。
《科普中國之酷杰科學之旅》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出品、中科數創(北京)數字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制作,針對4-12歲的年齡段的兒童科普系列動畫片。為更好地保護地球,保護海洋生物,星際聯盟的科學家諸葛博士建立了一個保護海洋生物的基地。當遇到突發事件,基地防御系統就會發出警報,基地負責人莉莎第一時間派送任務給科學小縱隊。
科學小縱隊的酷杰、糊涂蔡、安娜等人前往處理,因不了解海洋生物,鬧出笑話,甚至帶來“危險”。然而通過一次次地執行任務,他們相互協助,在磕磕絆絆中成長,配合也越來越默契,最終圓滿完成任務。
《科普中國之阿U學科學》一共32集,每集約2分30秒。同名動畫片已獲得國家級獎項“2016年第一季度國產電視動畫片”、“2016‘中國夢’原創網絡視聽扶持項目”、“2016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銀獎”等。本系列科普音頻在各大聽書平臺進行傳播,如蜻蜓、喜馬拉雅、懶人、寶貝聽聽等,總播放量達700萬次,深受小朋友的喜愛。
本系列科普音頻內容取材自生活中細微瑣碎的細節,通過小學生對于自然和社會生活的好奇,并進行積極的探索,了解了很多有趣的科學小知識,把科普知識用幽默詼諧的故事情節展現給觀眾,讓孩子學會像科學家一樣思考。